首页 > 刘大刚董雪晴 > 第四八二章 辍学的孩子

我的书架

第四八二章 辍学的孩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解决了鸿明鸿亮两兄弟的事情,又把他们送到省城雪鸿旅游集团,大刚没有停留,直接回到了黄土乡,乡中小学的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每天,学生们都在安全区外看着新校舍一点点的露出真容,甚至有的同学已经开始他们的毕业时间,计算自己是否有机会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胡丽是白雪依派驻工地的行政经理,负责基建工作之外的诸如行政、后勤、档案、印信等管理工作,常驻延北县城,知道刘大刚要来工地,早早地赶到了黄土乡,在她的陪同下,刘大刚详细的了解了工程进度情况,胡丽是个细致认真的人,在她的地道、安排下,整个施工区域非常整洁,甚至许多地方都拜访了一些常绿植物。

“丽姐,很不错,这虽然是建筑工地,但是很少见到浮土、泥水什么的,我看呢,应该给你们颁发一个环保奖。”

胡丽摇了摇头,说:“黄土乡也是我的家乡,保护家乡的环境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其他的,就免了吧!”

愉快的告别之后,刘大刚信步向学校方向走去,乡中学上学的的孩子最多,目前已经有四五百个孩子,他很担心这么多孩子挤在那么小的教室上课,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为了解决孩子们的教室拥挤问题,施工方拉来了许多临建房,这些房子面积不大,但是用来临时上上课还是没问题的,虽然挤了一点,至少不用在露天上课,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

刘大刚按照规定,在传达室进行了登记和抵押了身份证后,进了学校,他没有惊动校长,而是独自在学校了转了转,他想亲眼看了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正是上课时间,为了不打扰孩子们,他远远地扫了一眼就转身向另外的教室走去,就这样,半个多小时,他已经差不多走遍了所有教室。

当他走到距离学校围墙最近的教室的时候,他发现围墙上趴着两个孩子,他们没有调皮,手里举着课本,刘大刚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在听听教室里传出来的老时间各考生,几分钟,他确定了一个事实,那两个孩子竟然是在——听课!

根据华夏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但是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而墙上的这两个孩子,显然应该是学生,而不该像现在这样趴在墙头上学习、听课。

刘大刚观察了一会儿,没有打扰这几个孩子,也没打扰正在上课的老师,而是来到了传达室,所有地方的传达室都以一个共性,那就是消息灵通,他跟传达室的老大爷聊了几句,很快就掌握到了一个消息,有两个家长,说是家里需要劳力照看新种的几千棵果树,就让孩子回家了!

刘大刚听到这话后,心里只有连个感觉,想哭,想骂!

哭,是因为他一手操办的果树科学种植和科学协会竟然成了孩子辍学的原因,这让他非常的伤心。

骂,是因为有些家长只顾眼前的利益,竟然不顾孩子的前途,坐出这种短视的行为!

刘大刚悄悄的来到这两个孩子身后,他们两个人的脚下是一辆俗称二八大车的老式带横梁的自行车,他们一个站在横梁上,一个站在车后座上,单薄的小身子,在温暖的春分之中,却显得那么萧瑟。

刘大刚没有打扰这两个小家伙,一直等了大约二十分钟,这两个孩子才慢慢地、小心地站直身子,当其中一个孩子轻轻转过身,准备从车上跳下来的时候,却看到了在他么你背后“虎视眈眈”的刘大刚,吓了一跳,立刻摇摆着身子似乎要掉下来时的,刘大刚见状也吓了一跳,赶紧说:“娃,别怕别怕,叔叔只是好奇!”

说着,刘大刚伸手把这个孩子扶了下来,另外一个孩子,胆气似乎壮一些,转头看了看刘大刚,一曲腿一弯腰跳了下来。

刘大刚抓着自行车的把手,似乎漫不经心的看着这两个孩子,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呀?为什么不回教室上课?”

这两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的低下了头,刘大刚也不逼他们,轻声说道:“我知道你们很喜欢上学,我能看出来,如果你们告诉我你们是哪里人,说不定我还能帮你们再回学校上学!”

那个胆子大点的男孩儿抬起头来,看着刘大刚,那眼睛里满是怀疑和憧憬,刘大刚他静静的对视了一会热,这个孩子咬了咬牙,问:“俺跟你说了,你真能帮俺?”

刘大刚认真得点了点头,说:“我叫刘大刚,我说话算话,不信,我们拉钩!”

那个男孩儿想了一下,伸出手来,小手指弯曲着,这要跟刘大刚拉钩呢,拦河闸哈一笑,弯下腰,伸手,跟他拉了拉勾,然后说:“好了,现在我们拉钩了,那你可以告诉我了吧?”

这两个孩子还真就是门卫大爷说的那两个因为家里种了好多果树所以辍学的孩子,一个叫孙晓文,一个叫李耀祖,名字倒是不错,一个要通晓文字,一个要光宗耀祖,寄托了父母祖辈的期望,但是现在却辍学了,实在是有些讽刺!

这两个孩子都是上河村儿的,上河村儿经过去年的大建设,村里的居民们普遍提高了许多收入,年底的时候乡里进行果树科学种植,因为已经尝到了甜头,对乡政府的信任度很高,所以许多人积极参与,每家少说都种了几百棵果树。

不过,因此也带来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劳力问题,几百上千棵果树看起来不多,但是,根据果树科学种植的规划要求,以苹果为例,为了将来成果儿,每棵树间距至少都在三四米,一亩地也就种五六十棵,一千棵,那基本上就是二十亩地,想想看,这么大的一片,需要多少劳力去打理?

想到这些,刘大刚意识到他还是犯了想当然的幼稚病,把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给忽略了!

目前,整个黄土乡大约有两万左右的居民,但是,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许多青壮劳力都外出务工去了,今年四月份,乡里还专门做了统计,尽管目前黄土乡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未来预期喜人,但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还是达到了两千多人,这可是全乡二十至三十九岁的男女青年被称为青壮劳动力,他们是整个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正是由于他们的离开,黄土乡的劳动力水平下降了一大块,田间地头忙碌的很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了一个不能忽视的大问题。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