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生死未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阑国

五更天,天色灰蒙,透着丝丝秋寒。

众大臣陆续来到殿外,等待君王早朝。

直到晨光熹微,方见内侍公公从回廊走来,对诸位大臣道:“皇上身体抱恙,今日不早朝。诸位大人有事奏本,无事请回吧。”

众臣闻言,交头接耳私语了一会,便相继离开。

“司马侯,高丞相,梁国公,请留步。”内侍公公尖细的声音唤住三位大人的脚步。

三人停下,看向陈公公。

“皇上还三位大人到御书房去一趟。”

他们随着陈公公来到了御书房,陈公公抱着奏折入内,片刻便走出来,请他们进去,顺手将门给阖上。

三人向皇上行了君臣之礼,皇上赐了座。

方才进来,觑了一眼皇上的神色,见他表情沉肃,眉头凝锁。他们正襟危坐的等待皇上开口。

凤君行身子挺直身板,一手搭在案桌上,目光盯着被压在奏折下的信笺一角,沉眉不语。

三人面面相觑,气氛莫名的让人感到压抑。

丞相起身,双手作揖,率先开口:“皇上眉头深锁,不知因何事烦心?”

凤君行看向高丞相,遂从那堆奏折下将信函抽出,递过去。

高丞相疑惑的看了眼,恭敬上前,双手接过那封信函。

“这是前线昨夜送回的加急密报。”

高丞相心头一紧,有不好的预感。他连忙抽出里头的纸张,展开来看,倏地脸色惊变,抬起头,“皇上,这……”

其余两人望着丞相表情变化,心头好奇。

司马侯急性子,起身上前,“什么情况,我看看,给我看看……”他从高丞相手里夺过信函。

梁国公也凑上前去看。

看完信上的内容,两人脸色与高丞相如出一辙,一脸震愕,不敢置信。

三人看着皇上,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得一时不知要说什么好。

“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凤君行缓缓开口。

他们沉默了一会,司马侯开口问:“皇上,可有找到尸体?”

“山体滑坡,泥流淹没了整座山。目前现场已挖出了几具尸体,但皆面目全非。”

“这么说,九王也只是生死未卜。”梁国公道。

“对,没找到尸体,就还有希望。九王东征西伐,经历了无数凶险,最后不也化险为夷,凯旋而归。”司马侯说。

在场三位大人,除丞相外,其他两人都是武将出身,上过战场,他们知道,战场凶险异常,变数无法预测,即便身经百战,也不能保证绝对无意外。

只是,九王攻下的国家比金昭国强大的都有。他们断然不愿相信,九王会惨败在区区一个金昭国手上。

“这封密报是九王暗卫连夜送回的。九王遭到阴人暗算,身中剧毒,才让敌军趁虚而入。”皇上沉声道。

当初他并不同意开战,可情势所逼,他身为一国之君,面对金昭国的咄咄逼人,他若再一味忍让,必损国威,以为到了他这一代,君王软弱好欺。

天阑国建国初始,太上皇也不过是一介武夫。虽没多少学问,却凭武力打下了这江山。

太上皇崇尚武力,最不喜阳奉阴违那一套虚的,任何不服者,打到服为止。便是这样说一不二的魄力,稳固了江山。

先皇在位时,仍延承了太上皇的治国作风。虽兵力强盛,但经济却很落后,赋税严重,令百姓苦不堪言。

传到凤君行这一代,天阑国发展为泱泱大国。登基之后,有九王替他平定外攘,四王替他解决内患。而他,便能安心实行新制度的改革。

扶农减税,废除井田制,实行科举,打破贵族世袭等等。这一系列的新制度一度引起旧臣不满,就连太后也强烈反对。

凤君行迫于压力,寸步难行,在凤君绝排除异己的支持下,他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朝廷也成功的换了新面貌。

这些年来,凤君行治国有方,已然是个思想成熟的帝王。可他知道,自己心里多少还是依赖于九王的。

依赖他的同时,却又不认同九王的行事作风。他凡事以利民为本,九王却好于战事。

此次出征,凤君行心头很矛盾,很忧虑。胜了,固然是好。败了,他身为一国之君,固然要承担战败的后果。

战争,先被波及的始终是无辜的百姓。届时,百姓会怎么看待他?

原本首战告捷,形势一片大好,凤君行心头还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没有做出错误决定。可是,现在形势逆转,且不说战败的代价。单是九王遇难,之前一直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定然会趁机大作文章,包括太后那边。

想着这些事,凤君行头都要裂了。

“皇上,只要还有一线生机,咱们都不要轻言放弃。”

今日凤君行私下召见的这三位,都是他最信任的臣子。

他们固然也知道,若九王爷有个三长两短,最先动荡的,其实是朝廷内政。

凤君行沉吟一会,抬眼看他们,“司马侯,朕命你即刻前往清平镇,协助宋将军,全力搜索九王的下落……”顿了下,他沉了眸色,“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司马侯领命。

“此次前去,不可声张。”

“臣明白。”

“还要,九王遇难一事,暂时不要对外公开。”凤君行叮嘱道。

三人点头。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需皇上说,他们也权衡得出来。

待凤君行说完,高丞相方开口:“皇上,密函上说,这次战事,是有奸细泄露了军情,宋将军才被暗算。那名叛徒已被就地正法,可九王怀疑,朝廷内也有奸细……”

高丞相语带暗示,若朝廷真有奸细,这事就务必要彻查清楚。

通敌叛国者,当诛之。

凤君行道:“丞相,这事就交由你去办。”

“臣遵旨。”

凤懿宫

香炉袅袅,檀香醒神。

太后坐在梨木椅上,手持一串佛珠,闭着眼,一脸沉静的转动着手中的佛珠。

常妃在旁,孝顺的替太后轻捏着肩。

“昨夜有封加急密报入宫。”玉嬷嬷来到太后跟前回禀。

太后眼帘未掀,依旧沉静。

玉嬷嬷继续道:“听说,是前线来的。小德子说,皇上看完之后,脸色十分难看。今晨,皇上未上早朝,私下传召了高丞相,司马侯,梁国公三位大臣到御书房内。”
sitemap